密码锁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密码锁厂家
热门搜索:
行业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

【资讯】广东第28次审定品种短梗紫藤

发布时间:2020-11-04 05:29:08 阅读: 来源:密码锁厂家

广东第28次审定品种

玉米:粤甜15号、仲甜2号、穗珍甜616、新美甜208、金凤甜8号、华宝甜8号、茂甜2号、美甜3号、粤紫糯、美玉糯7号、美玉糯8号、豫禾801;

花生:仲恺花2号;

甘薯:广薯79;

蔬菜:福康3号辣椒、先锋35号辣椒、宝丰豇豆、新丰紫红茄、白玉白茄;

果树:大丰1号香蕉、粤英甜桔;

花卉:汕农玫瑰蝴蝶兰、汕农凤凰蝴蝶兰、红霞蝴蝶兰、红珍珠蝴蝶兰。

审定通过品种简介

1.粤甜15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1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

品种来源:粤甜11号/日超-2

特征特性:甜玉米三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1~72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矮壮,叶色浓绿,株叶形态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185~189厘米,穗位高60~63厘米,穗长20.7厘米左右,穗粗4.8~5.0厘米,秃顶长0.9~1.0厘米,单苞鲜重322~336克,单穗净重266~276克,千粒重334~352克,出籽率68.84%~69.99%,一级果穗率85%~86%。果穗圆筒型,秃顶短,穗形美观,籽粒黄白相间、饱满,排列整齐,色泽鲜亮,一级果穗率高。可溶性糖含量23.13%~29.62%,果皮厚68.7~73.1微米,适口性评分90.8~91.0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03.3公斤和970.3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7.24%和11.35%,2005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,2006年增产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严格隔离400米以上,防止串粉;⑵春播2月底至3月中旬,秋播8月份;⑶亩植3200~3500株;⑷授粉后20~25天左右采收。

制种技术要点:⑴严格隔离500米以上,防止串粉;⑵父母本同期播种,在母本边行播少量父本;⑶父母本行比为1:6,母本亩植3000株,父本亩植800株左右;⑷加强人工辅助授粉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粤甜15号为甜玉米三交种。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。产量较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,抗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.仲甜2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2

选育单位: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农业与园林学院

广州金凤农艺科技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T-18-1/T-19-1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4~76天,比穗甜1号迟熟4天,比粤甜3号迟熟2天。植株生长旺盛。株高203~206厘米,穗位高67~69厘米,穗长21.2~21.9厘米,穗粗5.0~5.3厘米,秃顶长1.1~2.0厘米,单苞鲜重358~380克,单穗净重290~302克,千粒重395~407克,出籽率68.21%~71.72%,一级果穗率85%~86%。可溶性糖含量21.93%~29.44%,果皮厚72.4~78.2微米,适口性评分83.3~84.0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4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42.2公斤和1025.7公斤,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23.11%,比粤甜3号增产17.71%,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周围500米内不要种植其它类型玉米;⑵春播2月底至3月中旬,秋播7月底至8月份,亩植3200~3400株;⑶授粉后20~25天可采收。

制种技术要点:按1.2米包沟起畦。父本与母本同期播种或父本晚播3~5天。父母本行比1:6。每畦种两行母本,亩植3000株,父本亩植800株左右。加强人工辅助授粉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仲甜2号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比粤甜3号迟2天。产量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,抗倒性较强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3.穗珍甜616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3

选育单位:广州市越秀区张水江菜种店

品种来源:JY26-6-10-5-21-9-3-7/JY17-10-22-9-29-4-2-17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0~73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生长壮旺,整齐紧凑,株叶形态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203~206厘米,穗位高70~73厘米,穗长20.3~20.5厘米,穗粗5.0~5.1厘米,秃顶长0.8~1.5厘米,单苞鲜重322~348克,单穗净重256~276克,千粒重364~388克,出籽率69.20%~73.71%,一级果穗率85%~87%。果穗圆筒型,籽粒淡黄色,粒大饱满,整齐鲜亮,穗形美观。可溶性糖含量20.85%~27.62%,果皮厚76.1~79.4微米,适口性评分85.5~86.1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1062.3公斤和957.6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13.80%和9.89%,增产均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亩植3000~3300株。授粉后18~22天采收。

制种技术要点:制种田与其它玉米隔离500米以上或错开花期20天左右。本地春制父本比母本晚播7天,秋制父本比母本晚播4天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穗珍甜616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。产量较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抗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4.新美甜208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4

选育者:郭裕祥

品种来源:9920A/华11-2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0~72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矮壮,整齐紧凑,株叶形态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192~195厘米,穗位高68~69厘米,穗长19.8~20.2厘米,穗粗5.0~5.1厘米,秃顶长1.3厘米左右,单苞鲜重320~327克,单穗净重267~272克,千粒重405~418克,出籽率69.12%~69.94%,一级果穗率86%~88%。果穗圆筒型,籽粒淡黄色,粒大饱满,穗形美观。可溶性糖含量22.85%~29.42%,果皮厚68.7~70.5微米,适口性评分90.5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39.4公斤和974.9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11.20%和11.88%,增产均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参照新美夏珍。

制种技术要点:⑴制种田与其它玉米隔离500米以上;⑵父母本行比1:5,亩植4200~4500株;⑶错开播期,母本与第一期父本同播,再过5天后播第二期父本;⑷严格除雄去杂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新美甜208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。产量较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好,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抗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5.金凤甜8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5

选育者:郭裕祥、叶绍文

品种来源:995BC/G3-8-1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3~77天,比穗甜1号迟熟5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整齐壮旺,株叶形态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210~216厘米,穗位高70~74厘米,穗长21.0~21.6厘米,穗粗4.8~5.0厘米,秃顶长1.1~1.9厘米。单苞鲜重338~345克,单穗净重267~269克,千粒重350~353克,出籽率71.29%~71.38%,一级果穗率83%~85%。果穗圆筒型,籽粒淡黄色,可溶性糖含量19.92%~20.07%,果皮厚69.6~73.1微米,适口性评分84.1~84.7分。高抗纹枯病,抗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4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1038.7公斤,比对照种穗甜1号增产22.17%,增产达极显著水平;2005年秋季复试,平均亩产鲜苞1059.0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增产11.19%,增产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春植2月中旬至3月上旬,秋植8月上旬至9月初播种,亩植3000~3500株。授粉后18~22天采收鲜苞。

制种技术要点:父母本行比1:5,亩植4000~4200株;错开播期。先播母本,隔2天后播第一期父本,再过4天后播第二期父本;严格除雄去杂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金凤甜8号为甜玉米单交种,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。产量较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高抗纹枯病,抗小斑病。抗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6.华宝甜8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6

选育单位: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

品种来源:9609-1/A203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0~71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壮旺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中等。株高200~201厘米,穗位高62厘米左右,穗长20.2~20.6厘米,穗粗4.7~4.8厘米,秃顶1.3厘米左右,单苞鲜重298~304克,单穗净重236~245克,千粒重354-375克,出籽率68.57%~73.51%,一级果穗率82%~84%。果穗圆筒型,穗形美观,秃顶较短,籽粒饱满,排列整齐,黄白粒相间,色泽鲜亮。可溶性糖含量22.91%~25.37%,果皮厚71.4~73.6微米,适口性评分90.0~90.8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908.3公斤和888.1公斤,2005年比对照种粤甜3号减产2.68%,2006年比对照种增产1.92%,增减产不显著。

栽培技术要点:每亩植3000~3500株。

制种技术要点:制种田隔离区保持400米以上,父母本错开播种期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华宝甜8号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和产量与粤甜3号相当,可溶性糖含量偏低,果皮较薄,适口性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7.茂甜2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7

选育单位:茂名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

品种来源:M-5/F-21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2~73天,与粤甜3号相当。植株壮旺,整齐度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208~214厘米,穗位高68~69厘米。果穗圆筒型,秃顶短,籽粒黄色、饱满,商品性好。穗长20.2~20.8厘米,穗粗4.9~5.1厘米,秃顶长0.5~0.6厘米,单苞鲜重322~341克,单穗净重243~273克,千粒重365~392克,出籽率69.23%~71.54%,一级果穗率84%~85%。可溶性糖含量20.70%~28.85%,果皮厚71.9~74.5微米,适口性评分81.3~82.5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1023.5公斤和985.6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分别增产9.44%和13.11%,2005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,2006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与其它玉米品种空间隔离400米以上,或错开散粉期20天以上;春播3月前后,秋播7月下旬~9月上旬;授粉后18~22天采收鲜苞。

制种技术要点:(1)制种田空间隔离500米以上,父母本行比1∶4~5,每亩种植4000~4500株;(2)先播母本,播后6~7天播父本,父本分两期相隔5天播种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茂甜2号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与粤甜3号相当。产量较高,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种粤甜3号相当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8.美甜3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8

选育单位:广东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自-7832/自-483

特征特性: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75天,比粤甜3号迟熟3天。植株粗壮旺盛,整齐度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226~227厘米,穗位高83~84厘米,穗长20.3厘米左右,穗粗5.1~5.2厘米,秃顶长0.8~2.0厘米,单苞鲜重345~350克,单穗净重253~263克,千粒重316~317克,出籽率69.17%~70.70%,一级果穗率83%~85%。果穗粗大、圆筒型,籽粒黄色,可溶性糖含量21.38%~24.19%,果皮厚69.8~74.2微米,适口性评分83.8~85.5分。中抗纹枯病和抗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为1144.4公斤,比对照种粤甜3号增产20.2%,增产达极显著水平。2006年秋季复试,平均亩产鲜苞为1047.6公斤,增产17.93%,增产达极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保持空间隔离400米左右;⑵春播2~3月,秋播7~8月;⑶种植密度每亩以3000~3200株为宜;⑷授粉后20天左右采收。

制种技术要点:父本分两期播种。第一期父本与母本同期播,第二期父本隔4天后播。父母本行比1:4,种植规格行距60厘米,母本株距28厘米,父本株距25厘米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美甜3号为甜玉米单交种。秋植生育期比粤甜3号迟熟3天。产量高,可溶性糖含量偏低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9.粤紫糯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09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

品种来源:N41-55/N21-41

特征特性: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生育期84~87天,比香白糯迟熟3-5天。植株长势壮旺,整齐度较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215~221厘米,穗位高80~81厘米,穗长20.6~21.0厘米,穗粗4.4~4.5厘米,秃顶长1.5~1.8厘米,单苞鲜重258~276克,单穗净重205~220克,千粒重304~325克,出籽率66.34%~70.94%,一级果穗率80.4%~85.0%。果穗锥型,籽粒紫色,糯性好,稍有甜味,直链淀粉含量0.39%~4.15%,果皮厚77.2~77.8微米,适口性评分92.0~92.2分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抗茎腐病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分别为825.8公斤和814.11公斤,比对照种香白糯增产18.5%和7.14%,200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,2006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生产田周围300米内不得种植其它玉米;⑵春植2月底至3月中旬播种,秋植8月播种;⑶中等以上肥力田块亩植3000~3300株;⑷阴雨天注意防治叶斑病和纹枯病。

制种技术要点:⑴父本比母本早播5~10天;⑵父母本行比为1:6,每畦种两行,母本亩植3600株,父本亩植600株左右;⑶加强人工辅助授粉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粤紫糯为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3~5天。产量较高,直链淀粉含量0.39%~4.15%,果皮较薄,适口性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0.美玉糯7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10

选育单位: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小白糯/980nct

特征特性: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生育期83~86天,比香白糯迟熟2~4天。植株矮壮,整齐紧凑,株叶形态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189~190厘米,穗位高66~73厘米,穗长19.9~20.8厘米。穗粗4.6~4.8厘米,秃顶长0.5~0.6厘米。单苞鲜重249~290克,单穗净重198~205克,千粒重301~305克,出籽率71.2%~72.2%,一级果穗率85.2%~90.0%。果穗筒型,籽粒白色,穗形美观,商品性好,直链淀粉含量0.31%~3.23%,果皮厚75.0~78.34微米,适口性评分90.0~90.6分,糯性好,有甜味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抗锈病能力较差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为801.6公斤和813.00公斤,比对照种香白糯分别增产15.0%和6.99%,2005年增产达极显著水平,2006年增产未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亩植3800株;注意防治纹枯病和小斑病;严格掌握收获期,一般掌握在吐丝后23天左右收获。

制种技术要点:参照其它糯玉米品种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美玉糯7号为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2~4天。产量较高,糯性好,直链淀粉含量0.31%~3.23%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1.美玉糯8号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11

选育单位:海南绿川种苗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M/980nct

特征特性: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生育期83~86天,比香白糯迟熟2~4天。植株粗壮,整齐度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保绿度好。株高194~200厘米,穗位高73~79厘米,穗长20.8~21.0厘米,穗粗4.8~4.9厘米,秃顶长1.3~1.5厘米。单苞鲜重302~317克,单穗净重233~252克,千粒重322~332克,出籽率68.7%~70.2%,一级果穗率83.0%~83.5%。果穗筒型,籽粒白色,直链淀粉含量1.31%~3.84%,果皮厚78.5~79.16微米,适口性评分82.5~85.3分,糯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;田间表现抗茎腐病。抗倒性较强。抗锈病能力较差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鲜苞为889.3公斤和982.20公斤,比对照种香白糯分别增产27.6%和29.26%,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亩植3800株;注意防治纹枯病和小斑病;严格掌握收获期,一般掌握在吐丝后23天左右收获。

制种技术要点:参照其它糯玉米品种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美玉糯8号为糯玉米单交种。春植全生育期比香白糯迟熟2~4天。产量高,糯性较好,直链淀粉含量1.31%~3.84%,果皮较薄,适口性较好。中抗纹枯病和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2.豫禾801

审定编号:粤审玉2007012

选育单位:河南省豫玉种业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豫玉863/豫玉321

特征特性:普通玉米单交种。春植全生育期103~105天,比农大108早熟1~2天。植株紧凑,整齐度好,前、中期生长势强,后期熟色好。株高230~241厘米,穗位高84~86厘米,穗长21.5~22.5厘米,穗粗5.0~5.1厘米,秃顶长2.3~3厘米。果穗筒型,籽粒黄色,硬粒型,穗粒重148~150克,千粒重336~385克,出籽率70.6%~82.8%。抗纹枯病,中抗小斑病;田间表现高抗茎腐病。

产量表现:2005、2006年两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平均亩产分别为483.8公斤和446.06公斤,比对照种农大108分别增产4.81%和4.12%,增产均未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适时足墒播种,行距60厘米,株距33厘米左右;⑵亩植3500株左右。⑶注意深培土防倒伏。

制种技术要点:⑴父母本行比1:4;⑵父母本同期播种,亩植5000~5500株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豫禾801为普通玉米单交种。春植全生育期比农大108早熟1~2天,产量与农大108相当,抗纹枯病,中抗小斑病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3.仲恺花2号

审定编号:粤审油2007001

选育单位:仲恺农业技术学院

广东省华侨农场农业科学研究所

品种来源:K886/粤油14

特征特性:珍珠豆型花生品种,春植全生育期126~129天,与汕油523相当。株高中等、生势强。主茎高47.9~52.7厘米,分枝长52.3~57.6厘米,总分枝数6.7~7.6条,有效分枝5.3~5.8条。主茎叶数17.2~19.1片,收获时主茎青叶数6.9~8.8片,叶片大小中等,叶色绿。单株果数14.8~16.2个,饱果率79.0%~80.0%,双仁果率77.8%~82.4%,百果重157.0~177.2克,斤果数345.4~387.9个,出仁率为66.3%~69.3%。含油率为49.7%~51.4%,蛋白质25.82%~26.31%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,高抗锈病;抗倒性、耐旱性强,耐涝性中等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,平均亩产干荚果261.12公斤,比对照种汕油523增产7.91%,增产达极显著水平。亩产仁为173.25公斤,比对照种增产7.34%,增产达极显著水平。2006年春季复试,亩产干荚果254.56公斤,比对照种增产4.51%,增产达显著水平;亩产仁为176.5公斤,比对照种增产4.94%,增产达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适时早播,如作鲜食果栽培要求地膜覆盖,并可比常规栽培提早10~15天播种;春植亩播种1.9~2.0万粒,秋植2.1~2.2万粒为宜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仲恺花2号为珍珠豆型花生品种。全生育期与汕油523相当。产量高。含油率为49.7%~51.4%,蛋白质含量为25.82%~26.31%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表现中抗叶斑病,高抗锈病。抗倒性、耐旱性强,耐涝性中等。适宜广东省各地水旱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4.广薯79

审定编号:粤审薯2007001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

品种来源:广薯69/B63等10个父本群体

特征特性:萌芽性中等,株型半直立,中长蔓,中等分枝,顶叶绿带紫边,叶形心齿形,叶脉、茎绿色,结薯集中,单株结薯数中等,薯形下膨,薯皮黄色,薯肉桔红色,薯身光滑、美观,薯块大小均匀,耐贮性较好。平均干物率28.11%,食味76.8分,淀粉率17.29%,胡萝卜素含量12.82毫克/100克鲜薯。中抗薯瘟病。

产量表现:2004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鲜薯、干薯平均亩产分别为2351公斤、664.1公斤,比对照种广薯111增产31.05%和25.44%,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。2005年秋季复试,鲜、干薯平均亩产分别为2416公斤、676.6公斤,增产22.38%、16.36%,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亩插3000~4000株;秋薯全生育期120~140天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广薯79为半直立型甘薯品种。薯形下膨,薯皮黄色,薯肉桔红色,产量高,胡萝卜素含量高,为12.82毫克/100克鲜薯,平均干物率28.11%,品质较优,中抗薯瘟病。耐贮性较好。适宜我省水旱田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5.福康3号辣椒

审定编号:粤审菜2007001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

品种来源:HP-301/HP-302

特征特性:杂交一代品种。植株生长势较强,株高45.7~49.9厘米,开展度55.4×60.3厘米。早熟,播种至初收秋植75天,春植99天,延续采收期40~71天,全生育期139~146天。第一朵花着生节位7.9~8.8节,比对照种低2.2~3.1节。果实羊角形,浅黄绿色,有棱沟,果面平滑。单果重32.4~39.3克,比对照种重14.0~19.7克,果长14.8~17.6厘米,横径2.48~3.29厘米,肉厚0.30~0.31厘米。单株产量0.44~0.68公斤。味较辣,商品率94.00%~99.70%。感观品质鉴定为优,品质分86分。还原糖2.00~2.07克/100克,维生素C1380~1880毫克/公斤,粗蛋白0.62~0.72克/100克。感青枯病和疫病。田间表现炭疽病发病指数2级,较抗病毒病;耐热性、耐寒性、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1683.71公斤,与对照种粤椒3号相当;前期产量874.25公斤,增产44.43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。2006年春季复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649.26公斤,比对照种增产48.06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403.15公斤,增产88.65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。

栽培技术要点:春植11月至翌年1月播种,秋植7~10月播种。畦宽1.1~1.2米包沟,亩植4000株左右。及时摘除第1朵花以下的全部腋芽。注意防治青枯病、疫病和枯萎病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福康3号辣椒为杂交一代品种。早熟,春植产量高,商品率94.00%~99.70%,品质优。感青枯病和疫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、耐寒性、耐旱性和耐涝性中等。适宜我省青椒产区春季种植,栽培上注意防治青枯病和疫病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6.先锋35号辣椒

审定编号:粤审菜2007002

选育单位:广州市白云区蔬菜科学研究所

品种来源:H16/BY13

特征特性:杂交一代品种。植株长势强,株高42.5~48.3厘米;早中熟,播种至初收秋季81天,春季98天,延续采收期42~69天,全生育期140~150天,第一花节位9.6~12.5节。果实长羊角形。果面平滑有光泽,无棱沟。果长15.0~18.1厘米,横径2.43~2.88厘米,果肉厚0.27~0.80厘米。单株产量0.49~0.54公斤,商品率97.30%~99.40%,味微辣。感观品质鉴定为优,品质分90分,比对照种高10分。还原糖含量1.90克/100克,维生素C1770毫克/公斤,粗蛋白0.64克/100克。抗青枯病,感疫病。田间表现病毒病和炭疽病发病指数均为1级;耐热性、耐寒性、耐涝性和耐旱性强。

产量表现:2006年春季参加省区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为526.67公斤,比对照种粤椒3号增产20.10%,增产未达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334.44公斤,增产56.50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。2006年秋季复试,亩产1753.86公斤,比对照种辣优8号增产16.16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538.43公斤,增产7.29%,增产未达显著标准。

栽培技术要点:播种期春季1~3月,秋季7~9月。亩用种量40~50克。株行距30×45厘米,秋季可双行双株种植,亩植2800~3500株。封行后插竹扶枝,摘除第一分叉以下的侧芽。注意防治疫病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先锋35号辣椒为杂交一代品种。早中熟,产量较高,品质优。商品率97.30%~99.40%。抗青枯病,感疫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、耐寒性、耐涝性和耐旱性强。适宜我省各地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7.宝丰豇豆

审定编号:粤审菜2007003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

品种来源:锦苔豇豆变异单株

特征特性:常规品种。植株蔓生,茎灰绿色。叶片绿色。早中熟,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1天,秋季44天,延续采收期31~35天,全生育期75~106天。第一穗花序着生节位6.6~6.7节。荚形整齐,荚长圆条形,绿白色,荚面较平整,纤维少。荚长55.2~56.4厘米,横径0.77~0.81厘米。单荚重24.8~24.9克,种皮黑色。商品率93.03%~98.00%。感观品质鉴定为优,品质分86分。还原糖含量1.71~2.4克/100克,粗蛋白1.88~2.1克/100克,维生素C444~529毫克/公斤,粗纤维1.2克/100克。感枯萎病。田间白粉病、锈病病情指数均为1级;耐热性、耐寒性和耐涝性强,耐旱性中等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1047.77公斤,比对照种珠豇一号增产15.54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522.96公斤,增产6.58%,增产未达显著标准。2006年春季复试,平均亩产1115.51公斤,比对照种减产8.82%,减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310.62公斤,比对照种减产5.90%,减产未达显著标准。

栽培技术要点:播种期7~9月。畦宽包沟1.6~1.8米,双行植,每穴播2粒,株距20厘米。开花结荚期及时重施追肥。开花后约10天达到商品成熟期,及时采收。注意防治枯萎病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宝丰豇豆为常规品种,早中熟,秋植产量高,商品率93.03%~98.00%,品质优,感枯萎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、耐寒性和耐涝性强,耐旱性中等。适宜我省各地秋季种植,栽培上注意防治枯萎病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8.新丰紫红茄

审定编号:粤审菜2007004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

品种来源:石丰5113/38-1改

特征特性:杂交一代品种。植株生长势强,株高98.1~102.6厘米,开展度85.8×91.9~91.2×94.2厘米。早中熟,从播种至始收春季107天,秋季88天,延续采收期44~67天,全生育期151~155天。第一个果座果节位为10.8节。果实长棒形,头小尾大,尾部钝圆,果长23.9~25厘米,横径4.73~4.92厘米。果皮紫红色,光泽度好,果面着色均匀,果上萼片呈紫色。果肉白色、紧实,单果重220.4~225.5克。单株产量1.40~1.42公斤,商品率93.97%~94.40%。感观品质鉴定为优,品质分94分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.7克/100克;粗蛋白0.91~1.26克/100克;还原糖2.36~2.8克/100克;维生素C110~202毫克/公斤,比对照种高15~21毫克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、耐涝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2122.22公斤,比对照种粤丰紫红茄减产5.18%,减产达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675.69公斤,减产13.96%,减产达极显著标准。2006年春季复试,平均亩产1407.38公斤,比对照种紫荣2号增产16.69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696.32公斤,增产27.24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。

栽培技术要点:粤北和粤西每亩种600~800株,珠江三角洲每亩1000~1200株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新丰紫红茄为杂交一代品种。早中熟,春植产量高,品质优。商品率93.97%~94.40%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,耐涝性较强。适宜我省春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19.白玉白茄

审定编号:粤审菜2007005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

品种来源:龙茄-YC-212/5811

特征特性:杂交一代品种,植株生长势强,株高约96厘米,开展度85.7×91.9~93.2×95.7厘米。早熟,播种至始收春季105天,秋季86天,延续采收期46~68天,全生育期151~154天。果实长棒形,头尾均匀,尾部尖。果皮白色,光泽度好,果面着色均匀,果上萼片呈绿色;果肉白色、紧实。果长25.7~26.1厘米,横径4.11~4.30厘米。单果重191.9~192.2克,商品率94.34%~94.49%。感观品质鉴定为优,品质分85分。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.50~4.60克/100克,粗蛋白1.01~1.41克/100克,维生素C110~184毫克/公斤;还原糖2.58~2.8克/100克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褐纹病病情指数为1级,未见发生枯萎病;耐热性和耐寒性强,耐涝性较强。

产量表现:2005年秋季参加省区试,总产量平均亩产2506.47公斤,比对照种粤丰紫红茄增产11.99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754.01公斤,减产3.99%,减产未达显著标准。2006年春季复试,平均亩产1635.65公斤,比对照种紫荣2号增产35.93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;前期产量815.45公斤,增产49.0%,增产达极显著标准。

栽培技术要点:适播期春植11月至翌年1月,秋植6下旬~8月,每亩用种量10~15克。每亩种植株数600~1100株。注意防治蓟马和茶黄螨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白玉白茄为杂交一代品种。早熟,产量高,品质优。商品率94.34%~94.49%。中抗青枯病。田间表现耐热性和耐寒性强,耐涝性较强。适宜我省春、秋季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0.大丰1号香蕉

审定编号:粤审果2007001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

品种来源:广东香蕉2号无性系选育而成

特征特性:假茎高度240厘米,假茎中部周长50.5厘米,果指长度20.9~21.1厘米,果指周长11.0~11.7厘米,单果重160~173克,比对照种平均高12%.可溶性糖含量18.0%,可食率70.6%。新植蕉生长周期为10~13个月,宿根蕉从上一茬收获起计为8~10个月收获。抗病性、抗风性与广东香蕉2号和巴西蕉相近,但耐寒性稍差。与广东香蕉2号和巴西蕉比较,表现出果指长、丰产、优质的特点。

产量表现:株产22.2~28.6公斤,比对照种广东香蕉2号高10.2%。

栽培技术要点:选经假植的8~12叶龄组培苗种植;种植期春植2~3月,夏植5~6月,秋植9~10月,尽量不要在4~5月定植,以避免在低温的冬季抽蕾;适当密植。珠三角蕉区适宜行株距为2.8米×2.0米,每亩120株为宜,粤西地区可适当密植;防寒和保护果实。避开在低温的冬季抽蕾,挂果后要套薄膜袋防寒,最好里面加套一层珍珠棉或打孔薄膜袋。每穗留7~8梳果,多余的在果穗尾部用刀切去,提高蕉果的质量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大丰1号香蕉果指长、丰产、优质。抗病性、抗风性与巴西蕉相近,但耐寒性稍差。适宜我省香蕉产区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1.粤英甜桔

审定编号:粤审果2007002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

英德市茶果示范场

品种来源:紫金县榕林村的自然杂交柑桔实生树。

特征特性:花期3月中旬到4月下旬,果实成熟期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。单果重86.9克,果形指数0.97,果皮橙红色,美观。果肉浅橙红色,味甜较化渣,可溶性固形物13.8%,固酸比32.1,种子数17.3粒,品质中上,耐贮性较好。田间表现耐寒性较好。

产量表现:盛产期株产60~70公斤。

栽培技术要点:选择合适的砧木,选用红桔或酸桔作砧木,最好不用枳壳;选用无病毒苗木或脱毒苗种植;选择水源充足、土壤结构为沙质壤土种植;加强果园及树体管理,保证肥水及时供应;结果过多时,要适当疏果;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粤英甜桔果皮橙红色,美观。果肉浅橙红色,味甜较化渣,可溶性固形物13.8%,种子较多,品质中上,耐贮性较好。田间表现耐寒性较好。适宜在我省中北部山区柑桔产区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2.汕农玫瑰蝴蝶兰

审定编号:粤审花2007001

选育单位: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

品种来源:Dtps.(TaidaRose/MinhoPrincess)/Dtps.(TaidaRose/MinhoPrincess)

特征特性:植株生长量、生长势中等。株型匀称,叶色浓绿,叶型长椭圆形,叶姿较软垂,叶片数4~5片。花型端正,花色浓紫红,色泽艳丽,花瓣和萼片上有极微暗红线条,花瓣基部有银白斑和少许小白点,唇瓣深橙红,镶银边。花朵平均横径8.6厘米,平均纵径6.9厘米,花朵数7~9朵,平均间距约3.6厘米。花梗长70~80厘米,偶见有分枝,花序排列整齐,双梗率较高。耐寒性、耐热性中等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1.5寸小苗采用20:20:20水溶性肥2500~3500倍液浇灌。2.5~3.5寸大苗用20:20:20与15:20:25水溶性肥2500~3500倍液交替浇灌;促成抽梗期用8:45:15的水溶性肥2000~2500倍液浇灌,花芽萌发后,改为10:30:20水溶性肥2000~2500倍液浇灌。⑵根据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调控温室、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和光照。⑶注意防止煤烟病、软腐病和镰刀菌病。⑷利用黄板诱捕叶蝉、红蜘蛛,用人工抓捕或用菜叶诱捕蜗牛和蛞蝓,或者在大棚四周及栽培架下撒石灰粉,防止其爬上兰架危害兰株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汕农玫瑰蝴蝶兰属中花型紫红花品种。花型端正,平均花径8.6厘米,花序排列整齐,花朵数7~9朵,双梗率较高。耐寒性、耐热性中等。适宜我省具有降温和升温设施的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3.汕农凤凰蝴蝶兰

审定编号:粤审花2007002

选育单位:汕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

品种来源:Dtps.(MinhoPrincess/SunPrincess)/Dtps.(TaisucoFirebird/Kung’sValentine)。

特征特性:植株生长量中等,生长势较强。株型匀称,叶色青绿,叶型卵圆形,叶姿挺立,叶片数4~6片。花型端正,花为红色,色泽艳丽,花瓣和萼片上有红线条,花瓣基部白底,有少量红喷点,对比鲜明,唇瓣深橙红。花朵横径9.8厘米,纵径8.0厘米,花朵数7~8朵,间距约3.6厘米。花梗长60~70厘米,偶见有分枝,花序排列整齐,凉温催花出花性良好。性状稳定,综合性状良好。耐寒性、耐热性强。

栽培技术要点:参照汕农玫瑰及其它蝴蝶兰品种栽培技术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汕农凤凰蝴蝶兰属大花型红色线条花系品种。花序排列整齐,花梗长60~70厘米,花朵数7~8朵,花型端正,花径9.8厘米。耐寒性、耐热性强。适宜我省具有降温和加温设施的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4.红霞蝴蝶兰

审定编号:粤审花2007003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

品种来源:明和公主(DoritaenopsisMinhoPrincess)

特征特性:属中花多花型品种。性状表现稳定、一致。植株生长势好,叶浅绿色,叶片宽厚、挺立。18个月成花植株花梗粗壮,平均花葶长50.9厘米,平均分枝数1.7个,最多达4个,平均主枝花朵数10朵,总花朵数最多达25朵以上。花色鲜艳,花型圆整,花径8.3厘米。萼片有粉红***纹,花瓣有红***纹,在靠近蕊柱的部位有明显的白色斑点。两片花瓣比萼片的颜色鲜艳、深红,对比明显。唇瓣深紫红色。耐热性较强。早花型,12月中旬开始开花,易开花,花期3个月左右。

栽培技术要点:⑴小苗7~10天施一次薄肥,施N:P:K=20:20:20的水溶性复合肥3500倍液,施肥间隔7~15天,冬季时间可稍长,施用上述水溶性复合肥3000倍液;⑵当2.5寸盆经过四个月的生长,即可换入3.5寸盆中,以上述水溶性肥2500倍液为佳,7~10天施肥一次;⑶在上山前2~3个月,增施磷、钾肥;⑷夏秋季大棚内或温室内水帘风机降温,促进花芽分化;⑸梅雨季节易发生花瓣灰霉病,应注意防治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红霞蝴蝶兰属中花多花型品种。植株生长势好,主枝花朵数平均10朵,总花朵数最多可达25朵以上。耐热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具备加温和降温设备和设施的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25.红珍珠蝴蝶兰

审定编号:粤审花2007004

选育单位: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

众生园

玉山生物科技兰业有限公司

品种来源:台糖火鸟/孙杰宝石

特征特性:属中花多花型品种,性状表现稳定、一致。植株生长势好,叶色深绿,叶片宽厚、挺立。18个月成花植株花梗粗壮,花葶长63~70厘米,分枝0~2个;主枝着花9~11朵,总花朵数可多达20朵以上;花朵圆整,排列整齐,花径7.8厘米;萼片和花瓣紫红色,有深红脉纹和少量雪花点,唇瓣深紫红色,花期2~3个月。耐热性和耐寒性较强。

栽培技术要点:参照红霞及其它蝴蝶兰品种栽培技术。

省品审会审定意见:红珍珠蝴蝶兰属中花多花型红花品种。花梗粗壮,主枝着花9~11朵,总花朵数最多可达20朵以上,花朵圆整,排列整齐,花径7.8厘米。耐热性和耐寒性较强。适宜我省具有降温和加温设施的温室或大棚条件下种植。符合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,审定通过。

三国英杰传(墙裂推荐)

传奇赛车游戏下载

如意棋牌游戏